本套書組合:《星光流轉的夜:我的讀者之書1》+《星光流轉的夜:我的讀者之書2(隨書附贈《唐諾經典引文選輯》)》共兩冊
  買就送《唐諾經典引文選輯》,物超所值,立馬下單!
  《星光流轉的夜:我的讀者之書1》
  時間是經典的顯影劑,經典是時間的魔法師,歷久彌新。
  經典是什麼?卡爾維諾說:經典從未對讀者窮盡其義;
  初次閱讀時,讓我們感覺似曾相識;每次重讀時,仍有全新體驗。
  經典將當代的噪音貶為嗡嗡背景;
  儘管與當代格格不入,經典卻像是屋外遙遠回聲般持續在屋內清晰地迴響。
  唐諾這本談經典作家與經典作品的讀者之書,原名《讀者時代》,
  二十二年後以《星光流轉之夜》重新出版,
  讀來就像剛完成的著作一樣。歷久彌新,不是嗎?
  本書另外收錄兩篇在台灣首次公開的文章:
  <自由的核心──關於約翰・彌爾的《論自由》>
  <在天命使者與君王策士之間--像以撒・柏林這樣的知識分子>
  「有一條界線是這樣的:線的一邊是製造書的人,另一邊則是閱讀者。我想待在閱讀者當中,因此總小心翼翼地留在界線的這一邊……」──卡爾維諾
  15位經典創作者,15篇經典作品閱讀──
  向著民主制的自由困境而來的約翰・彌爾;
  積極護衛自由核心裡「消極自由」的以撒・柏林;
  自嘲唯一自德勒斯登大轟炸獲利的馮內果;
  看菜單看型錄比看荷馬史詩還津津有味的阿城;
  人類文學史上最會寫男女偷情的格雷安・葛林;
  活著時運不濟、不為世人所知的奇怪讀書人班雅明;
  即使在最悲慘無光的小說段落裡,還是能讓人發笑的契訶夫;
  糅合了旁觀者清之冷靜理性與狂暴扯入之痛苦感性的屠格涅夫;
  擅長記錄台灣的童年,台灣的青春試探歲月之導演侯孝賢;
  認為宗教是一種幻覺,一種典型神經症狀的佛洛伊德;
  盡情發散惡之魅力、凸顯為惡自由的安東尼·伯吉斯;
  主張蜂巢是地球上生命哲理最佳典範的詩人梅特靈克……等等
  這本書自我設定的位置是進入,而不是褒貶點評;
  這本書尋求的是可能性,以替代只此一種的答案,
  因此,這是一本閱讀者的書,而不是一本評論者的書,
  這本書給自己最艱難的工作正是,如何在廣漠如冰原的世界中召喚同類,
  並且讓書中提到的每一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
  由唐諾解讀這些偉大的說故事者,也解讀他們的經典,
  可說是一般讀者在閱讀經典作品前或閱讀後想更進一步解讀所必備的指南。
  《星光流轉的夜:我的讀者之書2》
  「這是我做最久的工作,也還持續,為著書和其書寫者而寫,而了不起的書和了不起的書寫者還有這麼多沒寫,也許這個工作是做不完的。」──唐諾
  唐諾這本談經典作家與經典作品的讀者之書,原名《在咖啡館遇見14個作家》,
  十五年後以《星光流轉之夜》重新出版,
  讀來就像剛完成的著作一樣。歷久彌新,不是嗎?
  想像一下,當螢火蟲被放進挖空的甘蔗裡,神奇的事就發生了,
  這麼簡單的組合,就能讓一個個微弱短瞬的光點活下去……
  這本書的一篇篇文字不過是一截截挖空的甘蔗而已,
  裡面有14位書寫者、14部經典作品,就好像14隻螢火蟲,
  點亮我們被限定的視野,引領我們仰望文學星空……
  海明威的《渡河入林》
  柯斯勒的《正午的黑暗》
  康拉德的《如鏡的大海》
  契訶夫的《發現契訶夫》
  波特萊爾的《人造天堂》
  納博科夫的《普寧》
  福克納的《八月之光》
  果戈理的《迪坎卡近鄉夜話》
  波赫士的《書鏡中人》
  葛林的《一個燒毀的麻風病例》
  艾可的《波多里諾》
  朱天文的《巫言》
  安東尼‧路易士的《基甸的號角》
  吉拉爾的《替罪羊》
  這本書自我設定的位置是進入,而不是褒貶點評;
  這本書尋求的是可能性,以替代只此一種的答案,
  因此,這是一本閱讀者的書,而不是一本評論者的書,
  這本書給自己最艱難的工作正是,如何在廣漠如冰原的世界中召喚同類,
  並且讓書中提到的每一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
  由唐諾陪伴我們,一起閱讀,享受閱讀,體驗閱讀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