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式魔幻現實故事!
妖鬼不嚇人,人心才難懂。
華文世界解讀聊齋故事第一人----馬瑞芳
用現代心理學、社會學的視角解讀古代暢銷小說,
分析神鬼故事裡投射的人間真實、寄託的希望與恐懼、不能明說的苦悶與愛怨。
阿根廷大作家波赫士,日本文豪芥川龍之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寫紅樓夢的曹雪芹,他們不同世代,語種不同,創作類型不同,唯一的生涯共同點是:他們都愛讀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始終考不上舉人的蒲松齡,在西舖畢家當私塾老師的時候,把他對現實生活的種種感懷,藉由神鬼妖狐之口,講各種人世真實,各種苦悶徬徨以及各種人生智慧,寫成了《聊齋志異》。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這是大多數古人讀聊齋的感想。
但《聊齋》不只是經典名著,它也是幾百年前的「黑鏡」、「戀愛實境秀」、「人性觀察劇」,妖鬼不嚇人,人心才難懂
用聊齋打開現代人的內心劇場
◆做聊齋鬼比做人好:為什麼當了鬼,人生才真的開始?人鬼戀、報恩鬼、考試鬼,鬼場現形!
◆狐狸精不是壞女人:看見女力、慾望與愛的主導權,為什麼她們的愛,更自由、更坦蕩?
◆妖怪比人還講義氣:當友情遇上異種生命,那些比人更守承諾、更懂情感價值的動物精怪!
◆人遇神仙神仙遇人:究竟是黃粱一夢,也可能是夢想事成?幻由人生,在凡人的神話中得到慰藉
馬瑞芳品讀聊齋志異,共五卷。
將聊齋志異的四百九十一篇故事,精選出一百二十個故事,分成【鬼、狐、妖、神、人】五個主題。
〈鬼卷〉解讀鬼與鬼、人與鬼之間新奇有趣又變幻莫測的故事;
〈狐卷〉展現了狐女、狐叟、狐書生等一系列生動傳神的狐狸精形象;
〈妖卷〉剖析了一系列幻化成人形的妖,以及自然界的生靈成精後與人類產生的聯繫;
〈神卷〉塑造了各種各樣的神仙形象,講述了人與神仙、人置身於仙境的奇妙經歷;
〈人卷〉描繪了平凡塵世間各種匪夷所思的奇人異事與百姓非比尋常的生活經歷。
〈當代大師馬瑞芳品讀聊齋志異—人卷〉
人間悲歡,蒲松齡七十餘年人生看透社會的細緻呈現
雖然神、鬼、狐、妖是《聊齋》中各篇故事的主體,但故事中體現的卻是深刻的人文關懷。
蒲松齡鄉居七十餘年,看透各種社會問題與人世倫理話題,聊齋故事中家庭、倫理、親情、友情、愛情一一出現,說盡百態人生,呈現的都是實實在在的社會現實。
這些都在他筆下成為一篇篇悲歡離合的故事。
〈細柳〉說的是古代虎媽,後母兼寡婦的細柳,不怕物議,管教前房之子,敢狠下心,送親生兒子進監獄。
〈珊瑚〉被改編成各式戲劇的聊齋名篇,講自古以來皆有的婆媳問題,賢媳悍媳,善惡有報。
〈姊妹易嫁〉蒲松齡式的上錯花轎嫁錯郎,有嫌貧愛富的批判,也還保有人應有善念的好事好報。
〈顏氏〉聊齋版的木蘭從軍。嫁了草包丈夫之後怎麼辦?乾脆自己去考科舉!是彌天大謊,也是對居高官不能擔大任的調侃。
本套書特色
1.打破以往閱讀方式,從鬼、狐、妖、神、人五大主題,全新的角度解讀聊齋志異。
2.作者馬瑞芳是全球漢學界認定的聊齋專家,專注研究聊齋四十餘年,選編故事的角度貼合專業與大眾閱讀樂趣。
3.特別收錄:蒲松齡故居收藏之《聊齋圖說》彩圖;及出自《詳注聊齋志異圖詠》黑白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