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 關於全球化世界的各種詮釋(摘)
關於全球化的世界,
存在著最樂觀到最悲觀的各種詮釋。
我們是朝向文明的衝突,還是相反地,
正在見證以國際平衡的民主主義為基礎的共同體的誕生呢?
世界是一極體制;還是以幾個強國為主軸進行組織的呢?
在第二部中,本書將保持中立的角度,
介紹各派學者分析世界情勢後提出的各種命題。
這些命題只能相互對立並排斥對方嗎?
還是相反地能成為相互補強的理論呢?
能找到解答的只有讀者與真相。
國際共同體
1990年初,隨著蘇聯的崩解與冷戰的結束,誕生了許多新希望。1980年代的10年之間,民主主義已於亞洲及拉丁美洲增強勢力,並引入東歐,一般認為民主主義將向全球各個角落邁進。而伊拉克戰爭(1990∼1991年)中,聯合國安全保障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五國步調一致,遵循聯合國憲章所訂立的權利規定首次行使武力。「國際共同體」的概念看起來逐漸落實,集體安全已不再是空論。
喬治.布希總統(父)甚至讚美「擁有主權的國家相互結合的普遍性」共同體、「藉由交涉解決紛爭的原則」,以及以「人權」為基礎的新世界秩序已經到來。
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則認為意識形態的對立已經結束,同時表態支持各國陷入敵對關係的危機已解除的看法,並宣稱「歷史的終結」即將到來。
西方自由主義的典範即使不適用於全世界,或是將適用於全世界,已再也聽不到反對的聲音。在消弭美國、蘇聯這世界兩極化鴻溝的同時,全球化越來越帶有真實感。
技術的進步縮短了時間與距離、更加增強了產能,使得提高整體生活水準成為可能。而且不僅為了方便自由且熱絡的經濟交流,也為了讓知識、人,以及資本的交流更加圓滑,國境漸漸模糊。
經濟或是政治上的自由主義與技術的進步,產生加乘效果而越趨壯大。而藉由資訊技術的進步,個人獲得了超越舊有障礙的能力;所有的人皆能獲得到資訊。
贊成上述自由主義的人們,認為全球化的市場經濟不管對任何人來說都保障了進步,是所有人皆可獲利的雙贏機制,並且具備促進全世界民主主義與繁榮的觸媒效果。
贊同全球化的美國外交評論家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認為世界已「扁平化(平滑化)」。因為資訊革命加速了全球化的過程,不管在貿易面或是政治面都讓國境模糊。所以這個時代不再以國家或企業為單位,而是以個人為單位,透過網際網路直接構築網路組織,相互連結並競爭。勞動市場也不再拘泥國籍而全球化。個人電腦讓每個人都能自行製作數位文書(包括文本、照片、音樂檔案等)。而且藉由網際網路,幾乎讓人得以免費從世界各地瞬間連結無止盡的數位情報。
既有的媒體不得不被捲入競爭當中,個人則獲得無可計數的力量。
由於世界正朝向全球化與網路化,贊同國際共同體概念的人們,雖然認為恐怖活動也因此變得更容易發生,但也就此判斷地緣政治引發嚴重紛爭的危險性並不高。因為他們明白藉著供應鏈(supply chain)而朝全球化邁進的世界中,倘若以全球化為前提的經濟交流因戰爭而遭受破壞,其代價將是自己承受不起的。所以即使在地緣政治上相互敵對,中國與台灣、印度與巴基斯坦,仍優先考量經濟上的利弊並達成協調關係。
現今世界上發生的紛爭,主要起因於無法平等享受全球化的恩惠。然而若民主化及經濟自由化持續以世界規模發展下去,目前國與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就仍存在著緩和的可能性。在佛里曼的單純認知中,世界上存在「尚未扁平化」的國家,地球一半仍處於與全球化之「利益」無緣的狀態。最低度開發國家遭遇到的問題──「Digital Divide (數位鴻溝)」,其實同樣存在於新興國家中。譬如說印度人只有5%懂得利用網際網路。
無論如何,尚未引入民主主義或是鮮少具備民主主義要素的權威主義式體制已轉趨守勢,民主主義的勢力預料將越來越強大。
第4部 從各國角度看世界(摘)
雖然我們人類都住在同一個世界上,
然而卻不表示我們都用同樣的角度看世界。
各國都有著獨自的戰略、不安、目標、歷史、地理等等地政學上的特徵。
有些國家會在彼此關切的事情上互相對立,然而它們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
在第四章中,將為各位介紹在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國家當中,
它們的國民是怎麼樣看世界的。
在各種戰略的運籌帷幄過程中,這些國家又扮演怎麼樣的角色?
在此,我們不去爭辯或指責誰對誰錯,
只提供各式各樣的看法供讀者參考。
從歐洲角度看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美國意圖阻止蘇聯獨霸歐洲,使得西歐各國得以蒙受來自美國的經濟、軍事各方面的恩惠。其後,西歐各國還成立了ECSC(歐洲煤鋼共同體)、締結羅馬條約,使得平穩的狀態得以一直持續下去。另外,也透過組織歐洲共同市場,致力於改善歐洲人的生活水準。
在2005年歐洲憲章遭到否決以前,歐洲各國的菁英階層一直都相信著某種源自於美國的歐洲聯邦構想,可以凌駕於各國的國家與國民的意識形態之上。歐洲十餘國在密特朗(法國總統)、柯爾(德國總理)的大力鼓吹下,於1990年代初期放棄了自國的貨幣,改用歐洲統一貨幣─歐元。
蘇聯瓦解不僅使得東西德統一,也使得歐盟多了十幾個新的會員國。歐洲人確實過了一段玫瑰色的順遂日子。世界在全球市場經濟與民生主義的雙重效果下逐漸整合,朝著實現聯合國宣言所揭示的普世價值觀邁進。歐洲人認為自己可以透過一個單一大國「歐洲」的身分,對世界有所助益。
幾年後,人們心中逐漸浮現種種疑問。歐洲人開始發現,心中放諸四海皆準的價值觀,似乎未必能夠遍及世界上的所有角落。
雖然歐洲人不想承認,但「文明衝突」確實存在。他們也了解到,存在於伊斯蘭社會與歐美社會核心部分的一小群狂熱分子,會針對所謂的普遍價值觀採取最糟糕的政治手段。
站在歐洲人的立場而言,雖然他們也希望以人道主義來對待移民,然而由於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實在太強,使得他們不得不採取越來越嚴格的限制。
歐洲雖然想對貧困國家伸出援手,然而卻不希望因此輸給來自新興國家的壓力,被迫必須捨棄自己獨特的地位。他們固然知道祖先們曾經花上好幾個世紀在世界各地探險,並將許多地方納為殖民地;然而,那些都已成為過去式。今後歐洲人將為了推廣民主主義與人權而干涉其他國家,或是以有條件協助的形式來發揮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儘管多數近年崛起的大國,在地政學的角度上都和歐洲處於相互競爭的立場,然而這並未使得歐洲在援助上採取被動消極的態度。
雖然歐洲人相當執著於歐洲聯盟(EU)這樣的組織型態,然而進行超出里斯本條約(2009年12月1日生效之歐盟基本條約修正案)規模之上的政治整合(在歐洲範圍內的則不在此限),或是在地理概念上擴大歐洲的範圍,則不為歐洲人所樂見。
此外,歐洲人也預見到在21世紀前半,將因為世界人口爆炸,間接影響到歐洲的國際地位,並造成能源不足等問題。如今,他們對於當前的情勢已不再像1989∼1991年東歐政權瓦解時那樣樂觀。歐洲人固然已認清維繫過於龐大的經濟與社會體系必須負擔破壞環境的風險,進而在觀念上有所轉變;然而,他們還是希望能夠維持目前的生活水準。
是否在新世界中繼續保持主要地位,端看歐洲人自己的意願。例如,讓歐盟的規模較目前的27國更加擴大,成為足以阻止魯莽的全球化之緩衝力量,也成為多元價值中的一元。不過就現狀而言,將來可能成為多元世界的台柱之一的勢力當中,只有歐洲的未來仍充滿許多變數。
從英國角度看世界
15世紀在英法百年戰爭中敗北,使得英國失去了所有在歐陸的領土。因此,英國轉朝愛爾蘭(1541年)、蘇格蘭(先後於1603年及1707年)發展,並轉而向海外拓展領土。
在法國大革命前夕,不列顛王國由於失去了美洲大陸的殖民地,導致國力衰退;然而其後卻也因其島國的地理特徵,得以免受拿破崙侵略。在整個19世紀當中,英國都努力地維持各歐陸大國間的平衡,不使任何一國擁有特別突出的支配力。然而,這種行動都維持在不主動介入歐陸事務的範圍之內;對英國而言,那是一段「光榮孤立」的時代。值此同時,英國在歐洲以外的地區力圖拓展殖民地與貿易版圖,在19世紀晉升為世界第一的貿易、工業大國。使得英鎊在當時成了國際通用貨幣。
英國為了迎接德國的挑戰,選擇接近法國,於1904年締結英法協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開始察覺自國的優勢正逐漸受到美國的威脅。最後,在長期的國力衰退下,英國失去了殖民地以及在貿易與海運方面的優勢。
於是,在面對蘇聯的威脅下,為使歐陸保持新的勢力均衡,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商討分割統治德國時,將分割出的領土之一,以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席次分給了法國。
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時,美國勸告英國停止派兵至蘇伊士運河。這不僅使得英國體認到自國已無法獨自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軍事行動,同時亦不可能違抗美國。
由於畏懼歐洲整合將使自國的地位與利益逐漸喪失,對此英國一直抱持著保留態度,並維持與美國間的「特別關係」。實際上,英國一直希望能透過與美國間的歷史淵源、共通語言和思維方式,以及自國首相對美國總統的影響力,讓自國的影響力能在全世界持續擴大。
到了1973年,英國雖然自歐洲整合運動中抽身,但仍與英國聯邦各國維持某種程度上的關係。對於歐洲各國而言,英國是一個態度曖昧不明的夥伴。
其後,在對伊拉克戰爭期間,英國首相布萊爾所採的附和與贊同的態度,被解讀為對美國的盲從。至此,所謂英國對美國的影響力,被證實為只不過是一種幻想。
英國固然勇於面對參與該場戰爭所招致的負面評價,同時,也認為這是自國擔任美國和歐洲各國間橋梁的重要責任之一。倫敦是世界金融樞紐,即便在2008年爆發的金融大海嘯後,英國仍期望繼續維持此一地位。